详情
张美林书记受邀做客省政府网站,与网友畅谈“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医药养生传统功法应用”
录入时间:2021-11-20 09:14

张美林书记受邀做客省政府网站,与网友畅谈“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医药养生传统功法应用”

 

       11月19日,四川省针灸学校党委书记张美林教授,受邀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就“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医药养生传统功法应用”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中医药养生指的是什么?

       张美林说,中医药养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的目的。

 

 

       中医药养生主要可通过食养、药养和术养等方法来实现。

       食养指利用食物(谷肉果蔬)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药养指以药物或以药物为主,并适当配伍其他食物,以养生的方法。术养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艾灸、按摩、火罐、刮痧、中药沐足、芳香SPA等)。

       术养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艾灸、按摩、火罐、刮痧、中药沐足、芳香SPA等);功法养生(八段锦、五禽戏、五行掌、易筋经、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雅趣养生(中医五音养生、琴棋书画、舞蹈等),通过动静结合的多种中医药养生方法的应用,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激发经气、鼓舞正气、蠲除邪气、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作为居家百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简便、可行、有效的中医药养生方法呢?

       一、养生功法八段锦

       起源于北宋(960年-1127年),至今有一千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具有祛病健身、强身、养生作用,由于编排精致,动作优美,分为八段,故名“八段锦”。因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天气限制,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轻柔和缓,圆活连贯,松紧自然,动静结合,形与神俱,气与意合等特点。

 

       二、自我保健按摩方法

       按摩,古称按扤,按跷,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它以中医的脏腑、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探索,并结合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基本知识,用一种特定的技巧动作作用于人体的某一部位、经络或穴位达到调整阴阳、调和脏腑和疏通经络的目的。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外治疗法,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

 

       擦肾俞:

       此为养生保健要穴之一。本穴具有补肾气、强腰膝、健脑聪耳、强壮身体的功效。按摩或针灸均有良好的效果,常用于肾虚之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可每天睡觉前坐于床边,解衣垂足,用双手往返摩擦两肾俞穴1~2分钟,以发热为度,每日坚持,可温经止痛、温补肾阳,预防五更泄泻、耳聋目眩、气喘少气等老年虚弱诸症。

 

       按揉足三里:

       此穴为强壮保健要穴。自我保健按摩时,身体前倾,用食中二指做环形按揉,既可顺时针揉,也可逆时针揉。左右各按揉30余次。可起到补脾健胃、调和气血的作用。在结束按揉后,也可双手握拳进行叩击。同时足三里穴也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故为调摄虚劳诸症的要穴。

 

       擦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擦涌泉穴可以起到醒脑开窍、补肾聪耳的作用。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掌心贴于涌泉穴上,反复搓擦30-50次,以发热为度,双脚交替进行。擦涌泉穴既能缓解身体疲劳,让我们的身体充满活力,肾气充足。又能强体质、健腰膝,起到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功效。此法简便易行,适合疫情居家自我锻炼。

 

       摩腹部:

       摩腹是一种古老的按摩手法之一,操作简便,受众面广泛。可平卧于床上,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以肚脐为中心,将手掌着力,贴于腹部体表,逐渐增大按摩范围,进行顺、逆时针摩动,各摩动36次,以发热为度【切回】。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消食导滞、调节胃肠不适,防治脾胃诸疾,又可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而起到防治疾患的作用。

 

       三、中药防疫大锅汤饮服方法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结合秋冬时令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实践,印发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重点给大家介绍中医药预防处方建议。

       (一)普通人群

       主要组成:芦根30g  荆芥10g  防风10g  射干10g  薄荷10g(后下) 炒白术10g  广藿香10g(后下)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二)体弱人群

       主要组成:黄芪15g  荆芥10g  防风10g  广藿香10g(后下)  苍术10g  射干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三)儿童预防

       主要组成:薄荷5g  芦根10g  广藿香5g(后下)  炒白术5g  防风5g  桑叶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煎至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一日一剂,每剂根据年龄大小每天服50-100ml。

       四、中药沐足保健方及使用指南

       (一)气虚体质中药浴足方

       黄芪15g 党参12g  白术12g  茯苓12g  桂枝12g  升麻9g  柴胡9g   路路通20g  伸筋草20g

       (二)气郁体质中药浴足方

       白芍12g   柴胡12g   香附12g  川芎9g   当归9g  远志9g   玫瑰花6g   路路通20g  伸筋草20g

       (三)阳虚体质中药浴足方

       肉桂3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3g  干姜6g(可以换成鲜生姜加量)艾叶20g  路路通20g  伸筋草20g

       (四)痰湿体质中药浴足方

       地肤子30g    白术30g     地龙30g    百部30g  石菖蒲30g    芦根30g     黄柏30g   白花蛇舌草30g  苦参30g     牛膝20g    伸筋草20g   路路通20g

       方药用法:

       根据体质不同选取相应药方,将以上中药先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熬成300-500毫升中药汁,倒入木制浴足盆,可以先熏蒸,待水温低至至40度左右时浴足30分钟左右(药汁凉了可加开水继续浸泡)。至额头微微出汗即可,用干毛巾擦干,不要沾凉水。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网友提问:练习健身气功时候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是什么?

       张美林教授表示在练习时,调身、调息和调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调身是基础,调息是中介,调心主导调身和调息。

       1.松静自然

       “松”,是指“身”而言;“静”,是指“心”而言;“自然”,是针对练功的各个环节提出来的,姿势、呼吸、意守、心情和精神状态都要舒展、自然。

       2.动静相兼

       动静相兼是指“动”与“静”的有机结合,这里的“动”是指“动功”,“静”指的是“静功”。“动功”和“静功”是各有特点且又有密切联系。

       3.练养结合

       练养结合,是指练功和自我调养结合起来。练功对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只顾练功,不注意调养,就违背了练养结合的原则,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循序渐进

       习练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设想几天之内就能运用自如,必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全套功法。我们倡导打好基础,习练功法一步一个脚印,勤于动脑,善于总结,不骄不躁。

       5.持之以恒

       练习传统养生功法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的品质与常年有恒的意志,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刻苦耐劳,不急不躁。长期锻炼,能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刮痧可缓解颈肩不适

       针对有网友关于疫情期间,针对长期居家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后,引发颈肩腰不适,用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的话题,张美林说,在家时可以用刮痧的方法缓解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很多年轻人疫情期间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引起的颈肩部僵硬就可以对颈项部进行刮痧缓解。

       刮痧的时候从头部向背部由上而下进行刮痧,刮督脉、膀胱经,以皮肤潮红为度,出痧为度。

 

 

       在谈及针灸的分类及疗效时,张美林说,中医认为,针灸疗法主要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此类技术为中医外治法,属中医康复独有的一种康复方法。

       老百姓平时口中的“针灸”,实则是“针法、灸法和拔罐法”三类技术的总称。网友谈到的“梅花针”,是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工具,属于皮肤针法范畴。针法本身有较多分类,每一类针法都有相对的适应范围,比如:三棱针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皮内针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同样,灸法主要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疗效;拔罐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针灸治疗须因病、因证、因人而异,疗程相对来讲并不固定。

       针灸祛除“湿气、寒气”应用普遍

       针对有网友提出针灸可以去湿气和寒气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的问题,张美林说,网友所说的湿气、寒气总属于中医讲的“阴邪”范畴,常兼夹致病,寒湿相伴。因寒主收引,湿性黏滞,多引起形寒肢冷、腰腹发凉、痛经、腹泻,气短、懒言等一系列功能低下的表现。湿气主要有重浊和下注的特性,致病后会表现为四肢倦怠无力、关节疼痛、头重如裹、纳呆、便溏、浮肿等症。

       临床上,针灸疗法祛除“湿气、寒气”应用十分普遍。比如,常用艾灸法、拔罐法祛寒除湿,临床使用频率高、效果良好。至于针灸的副作用,我想更为客观的表达是其治疗的注意事项。比如:避免患者因饥饿、疲劳、情绪紧张而出现晕针、晕灸、晕罐;要注意进针时的角度、深度、力度;女性、小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等。

       总体来讲,中医针灸因其疗效好、无副作用、适应症广泛,才流传应用至今。针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绿色疗法的代表。

       在被问及拔罐后皮肤呈紫黑色是什么原因时,张美林说,拔火罐后,由于热度与力度的作用,人的皮肤上会留下一块“印记”。主要是由于皮肤产生负压,周围的毛细血管处于充血状态有关,并非所谓毒素。若拔罐后出现局部黑紫色或瘀点瘀斑,中医认为不排除与体内气血瘀滞,或寒湿夹杂有关。事实上,颜色深浅与火罐停留时间的长短、负压的力度也有关,还是建议门诊随访,通过医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判定。

       临床上的拔罐方法中,留罐法一般作用10-15分钟;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罐内负压等因素来调整,避免留罐时间过短所致效果不明显;或者是留罐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出现水疱。

       隔多久拔一次主要看病情,针对不同的病证适当进行。拔罐一般3-5小时后可洗澡,但要注意水温、注意避免受寒受凉等。如果采用了刺络拔罐等方法,一定要听从医生医嘱建议,避免发生局部皮肤感染等情况。

 

转自四川中医药、封面新闻

专题栏目
学术团队
人物风采
中医文化
媒体报道